网瘾少年方某的转变

发布日期:2019-12-14 16:32 浏览次数:
小方,男,14岁,初中二年级,跟随母亲一起来到励铮教育教育中心。初见小方有点驼背,走路都有气无力,目光呆滞,精神状态不好。据母亲讲述:小方已经两天没去上学了,也没回家,一直在网吧玩了两天的网络游戏,是母亲把他从网吧里硬拽出来的。学习成绩差。后来迷上网络游戏,刚开始每天还能准时回家,后来干脆饭也不回家吃,有一次甚至晚上半夜才回,最后发展到逃课上网玩游戏。小方的母亲满腔的无奈,“真不知拿这孩子怎么办,跟他说道理也说不听,一打他,他还闹离家出走。”听了小方母亲的讲述,我们也试着和小方沟通一下,问他“平常都有什么兴趣爱好啊?”“在学校朋友多不多?”等等一些简单的问题,小方都是回答“没有,不知道”,据母亲讲述,小方性格有些内向自卑,在家里不爱说话,在学校不知道怎么样,但羽毛球打得很好。
    问题行为分析:小方上网时间持续长,且严重影响到其日常学习,生活,上网时间也难以控制。基本可定义为网瘾。通过与母亲的沟通以及对小方行为的观察,成绩不好,性格内向自卑,不爱与人交往,迷恋上网的小方,孤独心理和大多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一样。生活中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讨老师欢心,讨父母喜欢,只好到网上去玩游戏寻求刺激,游戏中的获胜让他们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从未有过的成就感。另外,小方性格内向,朋友少,与父母沟通少,网吧就成了他放学之后的最好去向。
矫正措施:
一,促同学关心,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,小方网瘾的原因其实也与他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有关。没有朋友,不爱交朋友,自然就把业余时间花到了网络游戏。在班上开展了手拉手,找朋友等活动,让小方融入集体,大胆的与同学一起参加活动,从活动中认识朋友,跨出自己的第一步,与同学在一起总是快乐的,把自己封闭起来原来活得并不精彩。
二,挖掘兴趣爱好,小方喜欢打羽毛球,但因为上网玩游戏后,已经好久没打过了,一场在1,2班中举行的羽毛球比赛,重新拾起了小方的爱好,并且结识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。后来发现,小方在课后空余时间不再一个人呆坐着,还主动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打球。对于网瘾孩子,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唤醒他们的有力武器。
三,在个体心理辅导过程中,通过积极鼓励的方法,循序渐进。首先帮助小方慢慢的树立了交往的自信心,融入了班集体,脸上的笑容多了,精神状态好了。在和小方谈到网络游戏,改变他对其的认知。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让他如沐春风般的接受正确的引导。
四、认知
    一个半月后在看小方,他已不再是刚来时那个不爱讲话,不爱沟通,精神状态不好的少年了。对他的优势加以挖掘和鼓励,用集体的力量让他走出自卑,励铮教育学校的教官和老师看到了一个自信、阳光、对将来有目标有计划的男孩。
专家咨询
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
19974893550
返回顶部